3)一、子夜出击 _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目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江龙抬头向前看,有两快标着箭头的牌子东西插着。两个牌子中间是一条宽有两米,深有一尺的沟。他想起来了,在炮火攻击时,有好几条成串的火龙在山坡下炸响,看来这就是排雷炸弹所挖成的排雷通道。

  部队冲到了半山坡。突然,从山顶上的一块巨石后蹿出一道火苗,接着是“嗒、嗒、嗒”的机枪声,冲在前面的几个战士应声而倒,“卟、卟”有两个子弹打在了吴江龙脚下。一听声音就知道,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十二点七毫米口径高射机枪。它的性能即可以对低空飞机射击,还可以做为地面压制火力。由于他的射击距离远,射速快,体重轻,弹头大,对于山地作战非常有效,特别是封索山隘路口的火力要几倍于班用重机枪,真所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了睦邻有好,它一出世,我国就把它白手送给了某国,帮助他们完成自卫战争。由于它的造价比较高,直到80年代后,中国部队才装备了这种机枪。

  山坡上的攻击部队被这挺机枪压的抬不起头来。排长李森躲在一个低洼处,拳头砸地的骂道:“用我们的机枪打我们,这帮龟儿子的,等老子上去了,敢紧还给老子。”李森组织几次火力压制后都没有成功,急得搓着手想办法。

  过了一会,从下面爬过来一名战士问,“连长问你,怎么不向上冲了”

  “老子冲不上去了。告诉连长,把“八二无”调上来。”李森愤愤地对那名战士说。李森是从一名班长直接提拔为排长的一名军人。虽然小学文化成度不高,但军事技术很过硬。当兵九年中,一直在广西某边防团服役,对类似于这里的地型地势很熟。

  七九年时,中国陆军的一个甲种步兵师共有六个团,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团、一个坦克团和一个高炮团。一个步兵团分有四个营,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营。一个步兵营有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炮连。和平时期各兵种按编制训练,投入战争后,则打破所有建制混合成加强连或加强营。所以,一个加强连都配有重机枪、轻机枪、八二无后座力炮、火箭筒等武器,压制火力足够大。一些担任主攻连还配有喷火器等杀伤性极强的武器,或者还能得到配属坦克和八二迫击炮的协助。

  过了一会,在李森身后出现了两个扛着“八二”无后坐力炮和背着炮弹的战士。他们低身匍匐前进到李森跟前,扛炮的战士问:“排长,打哪个。”

  李森指着山坡上的机枪火苗说,“看见没,就是那个龟儿子不让我上去,你给我把他轰掉了。”

  扛炮的战士答应一声后,便和背弹的战士消失在夜色中。李森转头看看走远的两人,向全排大喊一声,“给我火力压制。”

  一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和所有冲锋枪一起朝着对方火力点射击。在猛烈的的射击下,十二点七高射机枪不响了。稍稍停顿后,十二点七高射机枪雨点般的子弹又扑了过来。密集的子弹打的地面火星四浅。有一名趴着的战士,屁股被射过来的子弹擦出了两道沟。另一名战士被子弹打中了肩膀,生生地把人立了起来,随后机枪子弹又打中了他的前胸,这个战士一声不吭地摔倒在地上。二排的火力一时间又弱了下来。就在这时,从旁边不远处喷出一道两米多长的火苗,随后又听见山坡上“轰”的一声巨响。只见从隐藏在石头后的山洞中飞出一挺炸碎了的机枪,接着是人的惨叫声。

  李森抓住这个机会,带着全排战士吼叫着冲向了山洞口。

  2009年8月26日(开篇)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