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九十八章 纸张的万变之用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更晚些的时候,营中士卒们把防雨的第二道工序做好了,巨鹿军士卒用铁锹锄头等工具围着各自营帐一圈挖出了用于排水的浅沟,营帐与营帐之间,沟壑相连,最远不知延伸到了哪里。

  李孟羲本以为没有扎营在高地排水沟系统大抵无用,结果他四处转了一圈,发现纵是处于平地,壕沟仍然有蓄水引水作用。

  围着帐篷的浅沟如同护城河一样把地面肆意流淌的积水全部拦在了外边,使得帐篷能不受积水的干扰。

  此中有一个问题,如果是居于高地扎营,排水沟自高而下引流积水很简单,整个排水沟系统的统合也就简单,只需要把沟自上而下引就成。但扎营在平地,平地上地势没有太大起伏,平地挖沟容易,整合满营纵横交错乱七八糟的壕沟却难了。

  雨水还在继续下,以暴雨的雨量,浅浅的排水沟片刻之间就能蓄满,若积水不能及时排出,会把帐篷淹了。

  李孟羲巡视到后边,已经发现有帐篷因地势较低,排水沟方向没做对,帐篷附近已经积水了。

  值此时,若想让一切井井有条,得精确的知道平地之上细微的高地不同,然后加以精心设计梳理出一条精准的排水网络来。

  问题就出在这里,仓促间扎营,没有功夫去详细测量地势高低,这也就是为何扎营在高地之时排水沟梳理起来方便,高地上高地差异明显,梳理起来容易,而平地上,地面高一寸半寸根本看不出来,就是拿尺子量也不容易量出来,哪高哪低尚且不知道,也就无法精确的引流积水。

  见营中或有水积隐患,李孟羲第一个想法是让每帐分出一人专门负责梳理排水沟,时间有限,一时半会无法把水沟梳理好,但若有一整夜时间,足够慢慢把沟调整好。这样,一帐当中,只一人忙碌,其余人安稳入睡,以一成人的付出可换九成人能安然歇息。

  随之再一想,李孟羲觉得每帐出一人有些太多了,一个人力只看一个帐篷太浪费,充分发挥人力作用一个人看一片帐篷,人力协调又是难事,索性不如把看护排水沟的任务交给巡逻队得了,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少了协调之难。

  唤过传令兵,令其通知今夜巡营队,要其夜里带上锄头铁锹负责梳理积水。

  同时,李孟羲拿出纸笔写下运营队职责的增补事宜。

  以前的运营队职责有,警戒,巡视,看护物资和各处营帐,留意四周风吹草动,现在多了一个,若是雨天,营地里的排水系统也归巡营队管,再扩充一下,除了大雨天,大风天气,防止帐篷被风吹走也是巡营队的职责。

  李孟羲随意走进一个帐篷进去查看,进了帐篷里,士卒们正忙着挖土掩埋帐篷边角,这一过程很像夏日时压蚊帐的操作,把蚊帐四个边往席子底下一压,蚊子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