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六十二章 异器,【虎头钩剑】(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钩剑在一日一夜间经铁匠们千锤百炼锻成,成剑有二十一柄,十对半,锻造失败的倍数于此。

  所锻成所有钩剑,皆是以软钢为芯,外裹硬钢,剑身成柱形,上有凹刻形成的棱刃,整个剑形虽然纤细,但嶙峋冷冽。

  所成二十一柄钩剑,经匠人们检验,挑出其中有瑕疵的十二柄,再去除器型不够规整的,最后,良品才只有六柄,只有三对。

  按事先设计,双钩剑为携带方便,两把钩剑应该完全一样大,最好是剑身与剑柄能贴合到一起可以合二为一。

  经李孟羲上手检查,他发现,仅有的三对良品中,有一对最是巧妙。别的钩剑,双钩剑身和剑柄都是做成的平的以方便合在一起,独有一对,其剑柄和剑身做成了可以嵌合互补的形状,在互嵌的双钩之中,其中一把钩剑剑柄当中凸起一长愣,而另一把,剑柄上则凹了下去。

  不仅是剑柄如此,剑身也是如此,两把钩剑的剑身都是有三棱型的刃,锻造者在锻造之时,有意让棱刃错开了一点,这就使得,双钩叠合在一起之时,刃部刚好能像齿轮一样相互咬合。

  更绝妙的是,这对双钩不仅能正着叠合在一起,反着同样能叠合,每一把钩剑其柄的两面都有凹凸,不管是正着叠放反着叠放都能合在一起。

  李孟羲合起双钩,他拎着其中一只的柄竖拎着,在不施力的情况下,另一支钩靠相互嵌合凌空保持了很久,用力晃荡了几下才使之才滑落下去。

  钩本身的强度暂不提,设计很巧妙,李孟羲好奇的问是谁人做的此钩,匠人当中,走出一年轻人。

  李孟羲笑对年轻人道,“你怕不是也会木匠活吧?这隼接结构用的很妙啊!”

  那年轻人嘿嘿一笑,自言的确是会木工活儿,且,木工比打铁还熟。

  还真是如此,李孟羲愣了一下,然后他笑的更开心了。

  意外的发现,不同工种不同技术之间,会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铁匠们打铁,几乎不会用到卯隼结构,但于木工活中,隼接结构是必然要用到的,这么一结合,一个木工手艺比打铁更熟的铁匠,临时灵机一动把隼接结构用到了锻造中,很简单的甚至简陋的隼接技术,用在双钩中,直接弄出了一对嵌合的如若一体的双剑。

  偶得良法,李孟羲立刻拿出纸笔,把所得写下。

  同时,他写了数张军票分给众多匠人。

  良品钩剑,只有三对,对打造出这三对钩剑的匠人,每人赏粮三十斤,对于打造出嵌合结构构思巧妙的匠人,赏粮三十斤,并赏肉丸五斤。

  匠人们拿了军票,一个个面有喜色,他们开心的同时,看向得了五斤肉丸的那个年轻铁匠,目有艳羡。

  匠人们都心服,没有不服,很明显,大家所打造的钩剑,虽然都是能合起来,虽然都是两把剑大小一模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