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五十章 水陆并进战术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知桥面作战,于桥面正中,攻守双方乃是完全均势,这是一个关键位置。

  那么,当再往前推进,又该是如何,李孟羲目光随着长桥图桉往前缓缓移动,他皱眉思索着。

  当攻击部队越过了桥面正中,再往前压的时候,于桥面之上,桥面仍是双方阵势同宽,双方在前接战的人数都是一样,于前排作战本身,往前,双方仍是均势。

  关键,似乎是在后排。

  进攻方往前压,进攻方在桥上的阵列长度必然超过对方,这或就使得,进攻方后排有更多的人力去投掷标枪、火罐等武器。

  此中似乎有一个关键,关键是远程武器的攻击距离问题,桥上作战可以用到的投掷武器,有标枪,火罐,石灰包,渔网,这些投掷武器中,渔网攻击距离极近,火罐、石灰包攻击距离也近,唯一距离长一些的是标枪,但标枪本身也属于短距攻击武器,其在旷野上的攻击距离,不过三二十步,在桥面这种狭塞地形,攻击距离在二十步左右。

  投掷武器攻击距离有限,这就使得,在攻方越过桥中的时候,虽然守方阵列变短了,但只要守方阵列长度在二十步以外,纵是阵列短于攻方,那其实双方仍是均势。

  在桥面之上,阵势长度超过一定距离之后,再后边的人连投掷标枪都不能了,只能干等着,因为桥面狭长,阵势拉的远,而标枪距离又有限,这就使得,能够以标枪攻击到敌军的人数只有一截,再往后,隔着己方漫长的人墙,标枪攻击距离不够,攻击容易落到自己人头上造成误伤。

  所以,在一定限度内,攻方的阵列长度,并不会带来后排优势。

  那么,当何时攻方的阵列长度,会带来后排优势呢?似乎是,当守方桥面上的士兵已退到桥头了,退到后边没有投掷标枪的后继人力了,至此时,桥面之上,前排步卒接阵,仍是均势,但后排标枪、火罐等远程武器,攻方全面优势。

  当李孟羲目光落到守方桥头之时,他在脑海中模拟了一下,到这个程度,守方后排已不在桥面上了。

  到这里,李孟羲突然惊悟到一个问题,不对啊!守方桥面上没人了,但是,桥头岸上,可是有大量的人,岸上的人一样可以扔标枪,并且,岸上空间开阔,利于兵力展开,在桥头这个位置,守方几百标枪手可以同时攻击我冲到桥头的士卒。

  到这里,似乎整个攻桥过程,攻击一方在越过桥中间位置之后,就永远没有优势了。

  再加上,两军桥面正中搏杀,双方阵列皆只有桥面一半,这时,两岸的双方弓弩从侧面瞄准对方队伍射击时,目标区域,都只是桥面一半。

  当,攻方几乎把桥面全占了的时候,那么,攻方的阵列长度,几乎是整个桥的长度了,这时,目标长度长了一倍,守方的弓弩部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