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二十八章 洛阳科举(五)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跟袁绍下了考场,回营地,离的老远,可听见营地里沸腾的人声,人声比经学一试考完时还要热烈。

  “北边谁去过?谁去过?”一士子兴奋的找人问。

  一人答说,“我家里有人去过北边。”

  “北边可真有万里冰封之地?”

  “北边是草原,再北不晓得。”

  士子所声论的话题,也正是曹操和袁绍所好奇不已的。

  一直离群独立的曹操和袁绍两人,他们少见的主动下场加入了讨论之中,他们围着那些知晓草原,知晓大海,知晓西域的士子,追问着域外的种种情况。

  有汉一朝,族民尚武,跟后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朝代完全不一样。

  大汉王朝,最高的不是读书,最高的是开疆扩土,封狼居胥。

  功业和读书放在一起,大汉的读书人,会有“宁为百夫长,不为一求生”的感慨,于此时代,投笔从戎,乃是美谈,不知有多少大汉书生,文,写的了一手好字,笔一扔,武,提起了剑,也砍的了一手好人。

  这是汉人勇勐无匹如狼似虎的时代。

  袁绍和曹操,于这热血的时代,如纠纠汉民一样,一样的心有勐虎。

  刘玄德以一纸试题,引起了域外之疆的热烈讨论,同样燃烧起了袁绍和曹操心里未曾熄灭少年时的梦想。

  ——

  于兵略一科之后。

  第七科,农政。

  农政一卷,涉时节,作物,农具,税收,粮价,等等实务。

  试中的曹操,虽对农政一科无甚兴趣,但面对着繁杂广多的试题,曹操心敬三分。

  曹操自己对试题答不完全,但他不由在想,若能一卷农政尽可能答之而出之人,必是农政大才也。

  于农政压轴之题,乃考问灾荒赈济之法。

  题干要求是,“试从多处作答。”

  就是这个多处,让难度大增。

  曹操答了“官府免征,予民喘息之机”,此政令之法;曹操又答了,发豪富者齐至灾地,豪富者买男为役,买女为仆,以活人性命,此,又一法。

  答完此两法,曹操也不知答的完善与否,心里很没底。

  及下考场,回营地,听士子们闲谈,听得,有人答说,大灾之年,必有大疫,当谨防瘟疫。

  曹操顿时大感后悔,心说怎么就没想到呢,怎么就没写呢,这也不难想啊。

  曹操还听到,有人讨论说,答的兴修水利法,因但凡大灾,水利废驰必是一因,灾情一起,恐非一年两年可结,赈济不是长久计,还是该长作打算直救病根的好。

  这毫无疑问,又是赈灾一法。

  曹操心里更没底了。

  及第八科,营造,这一科跟其他诸科一样,极其繁琐,涉及极其广泛。

  此营造一科,小问搭屋建舍,大到筑城修寨,问到事无巨细,曹操难以尽答之而出。

  营造一科的压轴题,一题问,平地筑垒之法,一题问,冬夜起坚城之法。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