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九章 使者五刃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使者所配的杀器,除飞剑以外,还有另外的补充作用的兵器。

  在使者无法挟剑入席之时,发簪就成为了隐秘的武器。

  寻常的发簪,多是用玉或者竹木制造,玉或竹木的发簪肯定不行。可换用金属发簪,把发簪换成铜铁材质,而又因铜质太软,所以最好还是铁质发簪。

  一根发簪,长一拃有余,快子粗细,发簪太小,纵通体皆铁,重不过三四两。三四两的重量过于轻巧,不足发挥巨大的破坏力。

  与飞剑不同,做飞剑之时,三尺不够,就可加到四尺,再不够,就可以继续加粗加长,飞剑因形制宽松,因此可以加到足够的重量,使飞剑达到破坏力的极限。

  但是,发簪就不同了,发簪就那么短一点儿,再怎么加长也增加不了多少重量,且,要是把发簪做的过长,会引起别人注意。

  发簪的形制决定了,其只可能是轻巧的物件,症结就在这里,因发簪太轻,破坏力就严重不足,过于轻盈的发簪,说不定连衣服都穿不透,更勿论击伤着甲目标。

  问题到了,既要尽可能增加发簪重量,又不能过于增加发簪的体积,在此两个条件约束之下,就只剩一个方法——只能是用重金属打造发簪。

  铜比铁重,因此铜发簪丢出去破坏力比铁质发簪要大,铜有重量上的优势,但是铜质柔软,不适合作为武器。

  诸类金属,只有铁质足够坚固,所以,只能是以铸铁做管,中灌以铜,或者铅,能灌水银更好。

  加持了水银之后,小小的一根发簪,能变得沉重数倍,发簪的破坏力因此被提高到了极限。

  水银是好东西,水银是寻常能找见的最沉重的东西。

  军中没有水银,连铅也没有,无奈,只能令铁匠们草草打造了几根铁质发簪。

  匠人们很快就把铁发簪做好了。

  按前边制作飞剑的工艺,铁发簪在前端裹了一层铜皮用于加重,这是调整重心;铁发簪刃尖纤细,细若铁钉,这是为了提高钻缝和钻孔的概率;发簪通体滚圆,而非扁平的或是多棱的形状,这是因为经测试,圆柱形的形状精准度更高。

  在测试场地,不假他人之手,李孟羲拿着飞簪休休休休一阵扔,玩的不亦乐乎。

  飞剑重数斤,李某人扔不动,飞簪不在此列。

  经测试,十步距离,铁质飞簪可轻易穿透衣物,命中率也还不错,要是换上灌铅或是灌水银的飞簪,其破坏力还要更强。

  与飞剑不同,飞剑剑身细长,形若标枪,可以以标枪的手法投掷,飞簪过于短小,按标枪的投法很别扭,只能以飞镖的投法,捏着一端给甩出去。

  飞簪重量过于轻巧了,破甲无力,以关羽的力量,关羽哪怕用足了力气,也只是在近在五步距离的时候勉强有点破甲的概率。

  虽是如此,虽破甲乏力,但飞簪够用了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