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一十六章 科目十五卷(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归属兵书战略范畴的【军械通识】一卷,这一卷就如科目的名字,乃考军备,与其他考卷不同,此卷李孟羲画了好多兵器。

  诸如,环首刀,戈,枪,戟,弩,弓,盾,车,等等,每配一图,为兵器名称,问兵器大抵重量,大抵造价,问兵器保养维护之法,问基本用途,问战场上的作用,等等。

  这些问题大抵都不难,只是常识问题,然而问题驳杂,能通晓所有基本军械常识的人,至少对战场并不陌生,而是有基本的了解。

  军械一卷考试的目的,就在这里,就在于区分出真正了解战场的人才。

  而后,【军事后勤】,涉及,征兵,粮草,伤死抚须,扎营与行军,开路架桥之技术,等等相关。

  此一卷,题目之纷杂琐碎,写完了一百分的卷面,李孟羲仍感写的不够详细。

  之后之【阵略】一卷,这一卷可全是李孟羲略微擅长的了。

  李孟羲敢说精通的阵法有,锥阵,雁行阵,只此两阵。其他的,像是圆阵方阵蛇形阵等,他虽是知晓,虽大抵明白各阵的作用,但不敢说“精通”。

  精通乃是,完全了解,李孟羲有底气说完全了解的,便只是锥阵雁行二阵。

  所以,因能力所限,也恰好步兵的锥阵,和骑兵的锥阵雁行阵,都是基础阵法而已,李孟羲便决定着重考察此两阵的精义。

  李孟羲所出阵略诸题为。

  问,“论长于破阵之战阵,为何种阵势?又为何?”

  问,“骑兵常用者,为锥阵雁行二阵,此两阵,优长如何?”

  ……

  诸如此类的问题。

  李孟羲对这些问题有明确详细且逻辑严谨的答桉,他有底气纵是把这些答桉拿给兵法大家来看,对方也不能挑出错误。

  之后,如【工程技术】【医术】【匠作】诸卷,这些靠李孟羲自己,他知识不够了,关羽刘备二人也不通晓工程和医术相关,所以,李孟羲去找专业人士了。

  他去军医营找来军医田卜,去铁匠营找来铁匠,从建造队找来造城匠人,从木匠营找来木匠,找了一堆专业人士。

  在【工程技术】,一卷,李孟羲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一些巧妙的题目。

  比如,这样一题,问,“若起三丈高墙,工价万贯,工时两月,问,若起六丈之墙,需工价工时多少?”

  这一个问题虽小,然而极深刻,只有内行人才能答的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六丈高的墙相比三丈高的墙,成本可不是两倍,实际施工中,高度越高,施工难度越大,因而,建筑物的高度越高,每高一米,成本就越是高昂。

  所以,此题答桉其实没有固定答桉,只要答桉高于三丈墙的两倍以上,都是正确答桉。

  而那些简单算成两倍数量的人,肯定不懂建造。

  这个题目写出来,李孟羲看了一遍也犹豫,因为他发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