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六章 巨鹿屯田诸事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带队去往屯田的第一站,乃在巨鹿左近,离巨鹿三里的城郊的一个荒村。

  带队到了荒村之时,时近中午。

  荒村之所以称之荒村,乃是因为,整个村里,一点人烟都没有了,没了人,连只狗都没有,进出村落的道路上,雪化了,路当中,枯草伏地。

  李孟羲带着战兵们进了村里,四处巡视了一番,见村中房屋,十屋九颓,剩下的那几个没倒的屋子,不是屋顶破了,就是屋顶被烧了,要么,屋子的墙都斜了,眼看胚墙要倒。

  整个村落找了一通,愣是没找到一间能住的屋子。

  对此种情况,李孟羲有所预料,他有考虑到居住无所的情况,因而带够了行军帐篷。

  带够的意思是,按行军帐篷的使用极限,按一日三轮换,一日三轮来算,平均五十人配一帐篷。

  物资有限,只能是这样,十人一帐实在配不起。

  李孟羲对此有所担心,在军中时还好,在军中时,有战兵看管着,有军律约束,强制每四个时辰换一轮,这才让有限的帐篷,住下了所有的人。

  但,屯田来了,没了军律约束,也没人看管,男女老幼同宿一帐,又得是分好轮宿次序,还得约好谁睡白天谁睡夜里,在天高皇帝远的没人管着的时候,这当中会不会发生什么冲突和麻烦也是不可而知。

  而对冲突的制衡方法,李孟羲有所预备的给每个屯丁都发了武器,使其能依其自备,但愿能有用。

  李孟羲巡村一圈,没能找见完好的房屋,找见的有用的东西乃是,村中有一个巨大的石磨,在某个废屋里,还找到了石滚子,在村中可能是扬场晒麦的地方找到了一处平整瓷实的土地。

  毕竟是村落,多少有点生存和生活基础的,比之野外还是强了些。

  当李孟羲转着转着,转到了一口石井的时候,李孟羲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水源!

  想在涿州屯田的时候,当时是要出去开荒,又走的急,没办法去挖水井,因而,只能是在选开荒地的,时候选在离水源近的地方,从而解决水源的问题。

  但现在巨鹿屯田不同了,涿州是依水而屯,巨鹿则是要依地而屯,所以,屯点有井有水还好,可要是没水,又不能丢了地去别处,只能是想办法解决水源问题。

  而解决办法,也就是,挖井。

  再想想,要是某处屯田,方圆三里都没水,屯田物资也贵乏,没有蓄水的工具,只有一个小小的瓮,每天只能是赶远路去提了一瓮水做饭,然后第二天依然赶远路,这得浪费大量时间,劳累死了。

  而水井,挖井的难度,寻水的难度,还有所需的人力时间物力,都不是单靠屯丁们自己所能轻易解决的,所以最好还是由军中统一集中人力去解决。

  所以,李孟羲觉得又得新建一营了,乃是,建造队下属的,【撅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