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九十章 辉煌计划(一)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钢弩的制造关键,还有批量热处理,还有批量渗碳法,关键全在土窑上。

  为一探究竟,李孟羲预备盖一百个土窑,这是一项宏达的测试。

  李孟羲的计划是这样的,找一片平阔的地方,然后盖一百个标准的长方体的棺材状土窑。

  而为何特意要盖成长方体的,这是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好计算,好控制。

  而若是盖成一个穹顶形状,窑的大小和体积就不好控制了。

  从窑的设计来讲,土窑构造简单,只用黄土就足以垒成,盖成穹顶形状是最好的,因为穹顶形状天然的具有高强度。但若结合实验所需,穹顶结构没办法建成标准的球形,因而内部的体积就不容易控制。

  而土窑内部体积的控制又是精确控制土窑内氧气,从而进一步控制火焰燃烧的时间,再进一步控制窑内温度的关键。

  所以,能精确实验,便只能用规整的长方体的窑体。

  召集了大批匠人和民夫之后,李孟羲把建造任务交给了之前搭造祭台的那个建造匠人,李孟羲吩咐下的施工要求是,所有的土窑,窑室的高全都得是六尺,前后一般高,不能太高。

  第二,窑壁要越厚越好。

  第三,窑洞要能方便密封,密封的越紧实越好。

  第四,窑中要建炭池,炭池大小要一样。

  所需的一百个土窑,高宽都要完全一致,但是,深度依次递增。

  第一个窑,窑高六尺,宽一丈,深五尺。

  第二个窑,高六尺,宽一丈,深六尺。

  依次往后,深七尺,八尺,九尺,十尺……

  终到一百尺。

  整个施工关键,显然是精确,要一尺一尺的往深了加窑。

  有如此要求是为了能让窑里的氧气体积一尺一尺的增加,以此来达到梯度温度的效果。

  造城匠人接过任务之后,面对着诸多要求,经验丰富的造城匠人一眼就看出,关键就在一尺尺增加的窑长。

  只是有一点,窑只六尺高,进出得低着头,很是不便,匠人建议说能建高一点,李孟羲微微一笑,说到,“不必,窑低一点,恰是所求。”

  那么为何要把土窑建那么低呢,关键一点,容易控制体积。

  从窑本身来说,控制体积的方法,要么控制高和宽,而要么控制长度,固定住高度,通过延长长度这是最方便的方法。

  而要控制高度,墙得一点一点往高了垒,最后垒到百尺高度,能不塌了?

  而不控制宽度的原因是,窑只是黄土搭的,横向跨度太长,窑也是要塌的。

  所以,便只能是增加窑长。

  而为了尽可能把温度梯度更加细分,窑是越低越窄的好,窑越细长,每加一尺长度,体积递增便越少,从而便使梯度更细微,也能使测试更加精确。

  为使窑搭的尽可能精确,建造匠人拿着尺索带着人亲自去测量去了。

  李孟羲知晓,这一百个窑建起到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