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三章 曳射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自以为做了一件很有用的事,摸清了敌城墙之详细构造,就可以让攻城作战更为精巧和高效率。

  敌城墙后有楼梯口十处,这就是十个应该避开的攻城点。

  如果兵力足够,攻城梯自当把一个挨一个把敌城挂满,饱和攻击。

  问题是现在兵力不足以发起饱和攻击,选择最高价值的攻城点就变得尤为必要。

  刘备关羽和李孟羲围在一起,在地上拿木棍,划线作城墙,以短线为城后楼梯口,以小点作为之前在城下留下的环首短刀标记。

  “城墙哪哪都能攻,唯独要避开这十处,”李孟羲手中短棍指着图解道,“城墙左右角,有箭塔有楼梯,硬攻难下,弃之不攻。

  中间,城门楼两侧,不攻。

  这就去了四个楼梯口。

  剩下的六个楼梯口,左右城墙各叁。

  来日攻城之时,且记安排好,让攻城队错开各处。”

  “方才我等已于城前叁十步外留下标记,攻城之时,只要令攻城队小心避开标记,再往前冲叁十步……”

  说到这里,李孟羲忽然停住不说了,他看着地上画的简图,眉头不由皱起。

  刘备关羽正听李孟羲说着,李孟羲忽然忽然停下,刘备不由问,“羲儿,怎么了?”

  李孟羲不抬头,盯着简图上一个个小点看的入神,片刻后,李孟羲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道,“玄德公,关将军,叁十步,远还是不远?”

  李孟羲问的奇怪,刘备关羽相视一眼,皆是迟疑,不知该如何回答。

  刘备沉吟了一下,道,“叁十步,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为何有此一问?”刘备不解。

  “这儿,”李孟羲手中的短木棍点向简图上的一个小点,这个小点代表的是片刻前在敌城外留下的用于做标记的短环首刀,“标记留于城前叁十步,攻城梯队越过标记之后,要再冲跑叁十步远。

  这叁十步远,能不能跑的不偏不倚,刚好错开楼梯口处,而不会七斜八拐反而撞上?

  地又不平,坑坑洼洼,城下还有护城深壕,跑叁十步,肯定跑偏。”

  李孟羲弃木棍于地,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刘备,又看向同样若有所思的关羽,道,“此疏忽也,标识法不对,应留标识于城墙根处,不应远在叁十步外。

  我等为何要冒险探查?因要使攻城精微细致。

  可攻城队跑叁十步之远,万一再一歪偏,则岂不精微细致荡然无存?岂不我等所做全成无用功?”

  李孟羲把问题剖析而出,刘备关羽二人深以为然。

  行差就错一步,就让之前准备全然白费。

  李孟羲适时说道,“不妨再去一次,重留标记。”

  刘备关羽同时抬头,“不可!(不必!)”

  刘备关羽倒不怕箭雨,他们为李孟羲担心,方才去一趟,李孟羲就受伤多处,万一再有个什么好歹,得不偿失。

  李孟羲偏要再去,刘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