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五章 第六营,【陶器营】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临近傍晚时,修筑营寨的活儿停下来了。

  李孟羲去看营寨修建的情况如何,他转了一圈看到,所谓的寨墙,就是土堆的一个坡,坡半人高,根本就不是墙的形状,只是土坡。

  然而这样的坡就够用了,足以防御直射的箭支,哪怕是到热兵器时代,人高的一堵土坡,防御机枪子弹也能防御的下来。

  民夫们挖的土坡围起了很大一圈的营寨,寨墙除土坡以外,另外的两种结构分别是插在地上的木桩子,木桩子一根接一根构成了墙体,木墙有了一些李孟羲记忆中真正军寨的模样,如果,墙后再多几个哨塔,墙外边再插一些尖锐的木刺,就更像了。

  嗯除了木刺,还可以挖沟,对,沟!

  想到这儿,李孟羲突然意识到,好像哪里出问题了。

  木墙里外各有配置,土墙也一样的。

  刚从土墙那边过的时候,发现土堆里外都有沟壑,这是因为挖掘时是从两边挖的,然后土铲到中间,堆出了土坡,自然土坡两边会有一条深沟。

  很显然,民夫们这个作业方法是不对的,寨墙里边不能有沟的,不然敌军围过来,我方靠近寨墙去御敌,一条沟挡在前边,多有不便。

  沟在营寨里边,不妥,但沟要是挖在墙外,非常妥当。

  土沟在墙外就跟护城河或者护城壕沟一样,能给敌人造成麻烦。

  所以,就地挖土垒墙时,不能双向作业,最好是单向作业。

  这样,土墙垒好,贴着土墙外边就有了一条土沟,墙里边则没有。

  得到了一点知识,“建造临时营地,撅土垒墙之时,应【单向做业】,壕沟留于之外,可起护城河之效,墙内不可留沟,以免干扰防守。”

  营寨除土坡木墙之外,第三种构成是可活动的车阵。

  以前还不怎么注意,现在大量车辆全集中到一起再一看,视觉冲击感极强,一大片都是停着的板车。

  板车没数,也不知多少。

  出涿州时,车带了三百辆,现在肯定远超过这个数。

  文安县破城战之后,青云山黄巾投降之后,两处的黄巾粮草淄重什么的全成义军的了。

  时间这么久了,木匠营每天做板车没停过,平均一月二十辆至三十辆还是有的。

  更大的一部分补充是游骑商队,板车是民间寻常工具,只要游骑商队遇到个村落,必然能买到板车。

  游骑商队一天频繁各处补给十几次不止,一天就能有十几辆板车的进项,多的时候可能更多。

  匠营早已满配板车,拉木料拉工件放帐篷还有拉人的空车全都够了。

  妇孺营的车也够了,足够让所有走不快的小孩子们上车由大人拉着走,以免拖延了行军。

  渔营也满配。

  屠匠营板车配了五辆,屠匠营,人才不到三十个,配五辆车,很充裕。

  再就是最后成立的养鸡鸭的车,鸡鸭车八辆,牲畜车三辆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