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章 新兵练新兵,难在进度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遍转了四十处练兵场,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问题不在李孟羲所担心的青巾兵能力方面,却在一个李孟羲未曾料到的方面。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新兵练新兵,能力不是问题,四十个青巾兵,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训练,他们每个人都被训斥不止一次。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新兵容易在哪里出错,训练的时候哪一点最难,青巾兵们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用青巾兵们有多高的水平,只要他们能按照接受过的队列训练,照猫画虎从头到尾在新兵们身上过一遍,就能把新兵训练的差不多。

  问题出在节奏上。

  转了两圈,李孟羲发现,从细节来看,从单个动作来看,青巾兵们都没太大问题。

  问题在节奏上。

  有的教官,都开始训练转向了,有的教官还在不嫌厌烦的只练集合解散。

  自然,区区几天,就练到了转向,进度赶的太快,新兵们接受能力有限,不好;同样,都好几天了,还在练集合解散,进度一点没有推进,这也太慢了,也不好。

  李孟羲回想自己练兵时,在算着进度,时间卡的刚刚好,一步步,由难到易,刚好一个月,把队列训练基本完成。

  想来青巾兵众人,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效法,而不能知队列精义,不能全局把控整个训练计划,所以进度就把握不好。

  心里有了计较,李孟羲决定改变这一现状。

  深夜,天不早了。

  那边刘备下令,让停止训练。

  训练场中,新兵们散开,各自回去了。

  新兵们都走,青巾兵们不忘把火把架子上的火把一个一个取下来踩灭,并把火把架子也一根根从地里拔出来收好,放在各队的板车上。

  如前所说,李孟羲发现板车是锻炼组织能力的绝佳训练辅助物。

  渔营和屠匠营草建之时,都是先分出一辆板车,然后围绕此一辆板车,谁来拉车,谁来替换,车上放什么东西,谁放谁不放等等方面,锻炼了队伍。

  有此经验在,练兵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借助训练时培养起的纪律和组织,建立起民夫营的组织架构,不然,民夫营没个架构,连分鱼都没法分。

  有鉴于此,军中凑出了四十一辆板车,四十新兵队,再加一队女兵,每队一辆板车。

  板车只一辆,运载力微乎其微,重要的是,以板车为磨练组织能力。

  板车分发下去的那一刻,一个青巾兵,带四十新兵,便顺势编成了一队,等于是,已经开始把民夫营逐步建立起架构了。

  青巾兵们把火把灭了之后,堆地上,火把架子丢车上,不一会儿收拾妥当。

  之所以火把暂时不往车上放,而且火把收起来的时候,还要尽可能的分开丢在地上,这是因为,有次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