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四章 第二次缝合术实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二十日往后,游骑商队效率喜人,游骑商队的采买成了义军后勤补充最重要的一项。

  商队一天从方圆几十里买来的板车,抵的上木匠营半月的生产量。

  军中急缺的板车,得以快速补充。

  第一个满配板车的营出现了,是木匠营。

  匠营百多人,配板车超过六十。这个数量,平均两人就配了一辆板车,没法再增加了。

  依照板车分配的权重,匠营满配之后,应当是往收容车队分配。

  既,行军时,跟着行军队伍前后走的空马车,谁路上走不动了,可以上车歇息一段。

  以当时算定,按人口中的老弱比例,大概六百人有一辆收容马车,就足够给老弱提供落脚的地方。

  义军万人,按此比例算,需收容车近二十辆。

  匠营的车补充满配之后,只一天,收容车队也有了足够的车。

  军中牲口有限,所有的牛骡全都是拉重车,分给收容车队的牛骡没有。

  只能是依靠民夫们的自觉了,青壮们帮着拉车推车,以帮助老弱。

  二十一日,二十二,二十三……

  游骑商队采买的物资只见多不见少,李孟羲没想到,这么快就为物资发愁起来。

  令李孟羲发愁的是小动物,买小动物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研究断肠缝合术。

  小动物以一天至少一头的数量快速增加,行军途中,安置这些小动物的方法,只能是板车拉着,麻烦无比。

  猪狗羊这些动物,根本不愁多,杀了就是肉。

  可李孟羲想要的不是肉,不能把这些动物全杀了。

  这些动物最大的作用是,作为肠缝合实验的载体,来完善手术。

  肠缝合术,李孟羲只试过一次,第一次手术情况不太好,猪死了。

  那次失败的实验之后,李孟羲总结了不少经验。

  游骑商队买回来的有一头大小合适的猪,李孟羲本想用羊的,因为猪肚皮太厚了,划开都没办法缝。羊好一点。

  可是李孟羲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肠缝合术一个重要要点是,得用麦芽糖代替伤者的食物,以尽可能的减少食物残渣自胃部蠕动到肠道,污染伤口。

  人是杂食动物,猪的食谱跟人的差不多,也是杂食动物。猪能吃的,人也能吃,反过来,人能吃的,猪也能吃。

  毫无疑问,麦芽糖水,人能吃,猪吃也没事。

  可是,羊呢?羊吃麦芽糖,能行不?

  李孟羲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实在匮乏,军中条件又实在有限,没有太多试错机会,所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肠缝合术第一步,制羊肠线。

  制作羊肠线之前,李孟羲设计增加了一个洗肠过程。

  他让田卜,弄一些泻药,给羊灌下去。

  田卜还真的弄来了让羊腹泻的药。

  好家伙,羊拉的稀里哗啦的。

  然后,给羊灌水,再加泻药。

  悲催的山羊继续拉肚子,直拉到没什么拉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