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五章 旗杆柄部的学问(三)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看的很清楚,两丈多高的一个架子,两个木匠一同举着木架,能跑的飞快。

  既然能跑起来,若是夜战,跟着大军冲锋陷阵一样可以。

  刘备摸着颌下短须,暗暗的点头。

  随后,是演示木架摔倒后,能不能快速抬起。

  鲁犁先把木杆顿在地上,松手,把木架一推,木架倾倒,有火把的那头咚的一声砸在了地上。

  动静不小,引来了附近守夜的战兵们围过来看。

  架子重重的砸在地上,然而,火把还是好好的插在架子上,是防雨板先砸到地上,支撑住了,火把安然无恙。

  架子倒下时,刘备本还以为火把要掉,或者砸地上之后火把被震出来,然而,并不如他所料。

  木架上的火把能如此稳固,刘备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在随后,鲁犁和另一个木匠,一个抬尾,一个抬中间,一下就把木架又举起来了,看到这里,刘备反而觉得平平。

  “玄德公,在这木杆底部,还有玄机,可欲知究竟?”李孟羲还卖起关子来了。

  刘备哈哈笑道,“那某便看看,有何玄机。”

  刘备大步跨出,走到鲁犁身旁,接过鲁犁手扶着的的架子,刘备双臂抱着架子,把架子缓缓放在地上。

  抬起木杆尾端,凑着火把的光亮,刘备打眼一看,没觉得木杆咋样啊。

  然后刘备再把火把凑近细看,看到了木杆中间一个短小的木茬,再一细看,这木茬成锥状,像是凿出来的,不像是木头斩断后自然形成的木茬。

  难道,这短短的还没指节长的木刺,就是李孟羲说的玄机?

  刘备不明所以,起身,疑惑的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于是笑着,把其中关键一一细讲给刘备。

  “《孙子》兵法有述地形、地势各一篇。

  大旗立于地上,敢问玄德公可知,有何种地形?”

  李孟羲出言考教,刘备放下木杆,皱眉沉思。

  “……大旗立地,地有平地、隆地、凹地之分,是否如此?”刘备迟疑道。

  “嗯。”李孟羲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刘备太熟李孟羲了,李孟羲没说好还是不好,只嗯了一声,那说明,回答不正确。

  (不对吗?)刘备眉头微皱,来劲了,缓缓踱步,踱来踱去,再做思量。

  片刻后,刘备又说,“地有土地,有河岸沙地,有泥沼地,有山石地,是否如此?”

  “嗯。”李孟羲还是只嗯了一声。

  竟然,还不对。刘备于是升起了争强之心,他绞尽脑汁,再想,大旗立于地上,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地形。

  来来回回踱步,踱了十几个来回,刘备突然灵光一现,“噫!”刘备一拍手掌,猛的回身看着李孟羲,“地形不还有,下雨天的泥地,下雪时的雪地,结冰之时的冰地,冬日无雪时之硬土,春日雪化时之软泥?是否如此?”

  “确如此!”刘备的回答很精彩,李孟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