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八章 汉代的音标法,【直音】与【切音】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军。

  李孟羲在车上记录下清晨试射步人甲时,学到的些许知识。

  “铠甲若能使攻击贯深小于一厘米,则纵然甲片被穿透,依然成功防御。”

  “熟铁步人甲片,防御力有所欠缺。

  用炭钢冷锻则可加强防御。”

  记下的是两点,第一点是,铠甲被射穿问题不大,因为箭支会被卡在铠甲上,难以存进。

  所以,步人甲需要有内衬。

  俗话说强弩之末不足穿鲁缟,箭支射穿甲片之后,动能已被大量消耗,余下的动能已不具备什么杀伤力,哪怕用麻布衣挡一下,就足以挡住侵透过铠甲的箭支。

  步人甲里边还是有必要穿一个贴身皮甲的,虽然说以步人甲的防御力,攻击就算能透过甲片,也不过是给人体造成轻微的皮外伤而已,可在这古代,在这汉末,医疗条件极差,绝大多数士兵不是直接战死的,而是死于之后的伤口感染。

  哪怕是皮肤破了个小口轻伤,也是会要人命的。

  所以,步人甲士,必须穿个小的内甲。

  皮甲合适。

  说起皮甲,李孟羲想起,前两天有牛被雨淋死了,牛杀了之后,牛皮也在军中存放着。

  再早一点,攻打文安县之时,当时黄巾还有不少骑兵。

  虽说之后围城,黄巾骑兵们不知逃哪里去了,但当时交战死掉的战马很有一些,马皮少说十几张。

  步人甲有大用,三两套步人甲士组成个锥阵的阵尖,直接就让锥阵破阵效率高个几成。

  同样,步人甲士作为陷阵之士,是高危人士,肯定是每战必见伤。

  所以步人甲既然编好了,内甲的皮甲也该配套做出来。

  军中常备的不知有没有皮甲,如果没有,可以着手找人做,反正有很多堆积的牛皮。

  把牛皮做成皮甲,需要什么工序李孟羲也不知道。

  还是得找专业的技术人士。

  把要做皮甲的事写下,李孟羲卷起麻布卷,翻腾出漆面大盾,开始教弟弟写字。

  掰着指头算算,小砖会写的字,有一二三四,手,口,日,曰,木,九个字了。

  李孟羲带着弟弟温习这些学习过的文字。

  “来,小砖,读两遍,shioushou~读。”

  小砖奇怪的看着哥哥,“哥哥你说什么,是偶嘛,什么吗?”

  “shiou就是……”突然,李孟羲停住了,他猛然瞪大了眼睛想起,沃日,想起来了,语文除了有教字形,还有教读音的,若是只教字形,教出来的学生,能写不能读,哑巴一样。

  固然,也可以把所有字,都单音读出来教小朋友们,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没有象形法讲明文字字体演化缘由,小朋友们学习速度就会很慢;同理,如果不讲清楚音韵,小朋友们学习速度还是会很慢。

  音韵和音节,李孟羲有学过全套,可他学的是,a,o,e,y,w,u……

  固然,后世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