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版携行具(一)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扎营。

  李孟羲立去四下找人。

  携行具所需的一切配件都齐了,民夫们编的树枝大篓,妇人们缝的能装下被褥衣物的袋子,都做好了。

  其中,树枝篓收上来的时候,一个篓子按三斤粮食收的。

  虽然说编篓子的工时也就三天,按草鞋的工时来算,草鞋一日工时,也就半斤粮,但是编篓子更劳累一点。

  编两双草鞋,手不累,拿树枝弯折捋穿,编不一会儿就手疼。

  故而,若按工时算,单位工时,编树枝篓的工资是编草鞋的两倍。

  前边,李孟羲给草鞋定价是,一方面按地查访,看编一双草鞋要花费多少时间,然后按工时,以每一天工时半斤粮食来给草鞋定价。

  给树枝大篓定价时,李孟羲依然用一样的方法。

  对树枝篓定价之前,李孟羲就去民夫营摸清了行情,因此,定下的价格刚刚合适。

  携行具另一组成部分,防雨背袋,是用废旧帐篷缝成的。

  缝帐篷的人找的是妇孺营一个绣娘,绣娘不是普通农妇,以前是给豪门大户做衣服绣针线活的。

  人家靠针线手艺吃饭,能力自不消说。

  树枝篓有了,防雨袋也有了。

  李孟羲脚边放着一个大篓子,他手里拿着防雨袋,仔细看袋子的针脚。

  防雨袋总体来说,跟一般的粮袋没有区别,上边束口。

  找来一套战兵的装备,分别包括一个稿席,一个草席,一床两双薄被子,一个小粮袋,旧衣服三件,草鞋一双,碗一只,筷子一双,水袋一个,半身铁扎甲一副,环手刀一个,弓一副,箭筒一个,箭十三只。

  这个兵是弓手。

  李孟羲挠头看着一地的东西,被子衣服粮袋装防雨袋里。

  被子叠的很瓷实,先放进防雨袋里,然后旧衣服叠好也放进去,然后就是小粮袋。

  需要防雨的东西放入之后,把防雨袋口子扎紧,整个袋子丟树条篓里。

  然后,看着半人高的大篓子眉头直皱。

  这篓子没有背带。

  暂时先用绳子穿过篓子的缝隙,穿到前边,系了两个背带。

  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碗筷啥的,一股脑丟到防雨袋上。

  而后,李孟羲亲自背起篓子试试看效果如何。

  篓子有点重,李孟羲个头也小,背着很滑稽。

  东西是给战兵做的,战兵得奔袭,得背着携行具奔跑。

  于是,李孟羲就背着大篓子,旁若无人的开始跑。

  此时正扎营,扎营地出现了滑稽的一幕,一个小孩子,背着个巨大的篓子,吭哧吭哧的跑,观者无不忍笑。

  跑了一会儿,李孟羲停了,他大致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篓子形状不对劲。

  这篓子是圆筒状的篓子,跟后背不贴合,咯的脊梁疼。

  第二,篓子的背带不能简单穿个绳子就算了。一个是,绳子不好调节松紧,背篓就绑不紧,乱晃。

  第三,篓子里的杂物放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