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九章 刀斧手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所说四点不足,第一点,拐杖,第二点,军中小灶,第三天,军中分粥无有严令约束,至于这第四点,还与军律相关。

  “我军至今为止,未有专一执法军士,也未有军法官,此拖延久矣,关将军,可早日决断此事。”

  关羽点了点头,“明日就选刀斧手。”

  刀斧手?

  李孟羲诧异。

  刀斧手这个词很熟。

  一般,古代都在帐后埋伏几十刀斧手,等摔杯为号,冲将出来,把人砍成肉泥。

  说的是缺专门执法军士,说军法官,关羽却说挑组刀斧手。

  李孟羲转念一想,可能,刀斧手是专门砍人头的,简单的说,行军法不就是砍人头吗?所以,刀斧手实则就也是执法军士。

  那么,为什么帐后要埋伏刀斧手呢?

  可能,一是,执法军士,是主帅手里,最核心最忠诚的一批士兵,用着保险。二是,一般值得帐后埋伏刀斧手的目标,必然都是将领。

  为整死一个小卒,显然用不了刀斧手。

  而一般来说,将领都穿着好甲。

  目标有甲胄在身,普通的刀可不行,破不了甲,容易刺杀失败,用普通刀兵埋伏,很可能刀兵围着人砍了半天,还把人给跑掉了。

  而斧头,重刀大斧,能破甲,用来砍目标将领,必然砍死。

  刀斧能破甲杀将,为特攻装备。

  再有,军中执法,一般重刑,都是砍人头。

  砍人头区区环手刀可不行,普通的刀,刀身薄,砍不动人头,得用斧头,斧头势大力沉,一斧下去,头颈两分。

  因此,整天拿着斧头执法军士,不是刀斧手,是什么。

  李孟羲大致想明白了这一点儿。

  因为古代技术条件限制,最简单的处死方法,只有砍头这一个方法,而不像后世那样,能枪毙。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又因为,要利索点把头砍掉,刀枪剑戟都不好用,唯独斧头大钺好用。

  所以,斧头便和刑罚,权利,王权,联合在一起。

  据说,商周之时,代表王权柄的就是大钺。

  又据说,“王”这个字,就是大斧头的象形。

  不仅东方如此。

  基于古代的技术条件,西方最简单的处死人的手段,也是砍头,西方的刀,砍头也不便利,因此,西方的斧头,也是代表着王权。

  比如,臭名卓著的辣脆,意大利辣脆伐西死党作为标志的党徽是竖棒,其图形是棍棒加斧头的图案,由古代王权仪具延伸而来。

  ——

  李孟羲把一日之内看出的军中不足,共计四点,一一说完。

  纵然是李孟羲说完,过了很久。

  篝火中的木头,噼里啪啦的烧着,刘备关羽二人仍然意犹未尽,回味了良久。

  良久之后,刘备再转头看向李孟羲,不无感慨,“羲儿,你心思细腻,非我和云长所能及。

  若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