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五章 临阵磨枪(八)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卸盾!”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口令,和哗啦砰咚盾掉在地上的声音,这一个简单的战术动作,操练了足足几十遍。

  卸盾这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整个攻城阶段,最重要攻城战术部分。

  从攻城开始,攻城队在七十步外开始冲锋。

  七十步的时候,离得远,就算不拿盾挡,十支流箭也不一定能射到我方一个人。

  但当冲到城下,攻城队的士兵和城头敌人眼看眼脸对脸的距离。

  这个距离,弓弩准头极准,贴脸射击,杀伤力也极大。

  而攻城队要扶梯子,一时无法举盾遮拦,大部分伤亡必然在这时产生。

  李孟羲把忧虑和刘备说了,刘备眉头也紧锁起来。

  想来想去,举梯子这短短一会儿时间,没办法做好防守。

  “而且我军甲胄不行,士卒但中箭,非死即伤,必无力再战。”李孟羲叹气。

  要是有步人甲,十来步距离,还稍微能扛一下远程弩矢。

  想来想去,只能靠速度了,搭攻城梯的速度越快,耽误时间越少,死伤的人越少。

  然后,当攻城梯成功靠在城墙上。

  这时,一个攻城队的人员该怎么安排,很考验士兵纪律性和指挥官的战术才能。

  李孟羲和刘备蹲在地上,凑着火把的光,用木棍在地上画着站位图。

  以小圆圈,代表单个的士兵,以两个竖线,代表攻城梯。

  讨论了一会儿,觉得圈圈不好,李孟羲伸手把地上画的圆擦了。

  用小三角,能更好的确定士兵朝向。

  攻城梯靠墙之后,扶梯的人一定要有,且左右至少一边一个。

  从弓弩的射击角度来看,近距离大致是直线,大多数弩箭的角度是从上方射下来的。稍远的一点,会从两侧斜射。

  所以攻城梯靠好,左右两边一边一个人,手里拿盾斜超上举防箭的同时,剩下的人应该如此排列——

  左扶梯人左边再站一人,举盾方向,斜朝左上方,防备上方箭矢的同时,还兼顾防御左侧流矢;

  右扶梯人右边再站一人,举盾方向,斜朝右上方,防备上方箭矢的同时,还兼顾防御右侧流矢。

  然后剩下的人,盾兵结成小龟甲阵,在攻城梯下列队。

  直讨论到刘备和李孟羲两人都满意,这才为止。

  攻城梯靠城之后,人员站位和战术问题,讨论完毕。

  接下来,李孟羲把战术推演一下,攻城梯靠城之后,有两种情况。

  一,是梯子被推翻。

  二,没有立刻被推翻,我军可以趁机向上爬。

  先讨论第一种情况。

  因为重心和力矩问题,从顶端,梯子很容易被推翻。梯子靠的越直,越容易被推翻。

  简陋的攻城梯被推翻在所难免,加再多的人去扶攻城梯也是一样。

  那么攻城梯被推倒后,攻城梯拍在地上,按攻城梯的重量,一个人在单手需拿盾的情况下,单人是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