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转角估时法(二合一)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中地理有学到过月相知识。

  如果说月亮一月之内,每十五天,月亮移动轨迹颠倒一次。

  那么,在白天,太阳的移动轨迹则没有往复,太阳必然是东升西落的。

  因此,晚上时辰若是不好判断,白天时间判断起来简单的多。

  难点只有一个,李孟羲习惯了现代社会的24小时计时,并且潜移默化的被其影响。

  跟关羽学会了如何通过月亮判断晚上的时间之后,李孟羲在想,该如何把时辰转变为24小时制的时间,这样于他本人来说,更习惯一点。

  关键要制定时间轴,要制定时间轴,就要找到一个标准的时间点,李孟羲现在唯一确定的是“夜半”这一时间点。

  夜半,即半夜十二点,即为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的24:00。

  关羽说,子时为夜半。

  也就是说,子时在于0点——?

  正当李孟羲还在想一个时辰等于二十四小时制的几点时,关羽看李孟羲像是想的差不多了,又捡起了地上的木棍。

  “羲儿,方才所说,是月初二至十五的月像。”

  接着,关羽用木棍点了点另一副月相图,“月十六至月尾,月相大体反过来而已,但时辰依然是,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可听的明白?”

  “嗯。”李孟羲点了点头。

  “那好。”关羽右手拿着木棍在左手上轻打了两下,“你即说听懂,那某倒要考教你一番。”

  关羽如同一位严师,他脸色严肃,那木棍拿在他手中一下一下有节奏的轻打着,像是拿着戒尺。

  考教便考教,李孟羲不怕。

  “好。”李孟羲毫无心理压力的就答应了。

  关羽见他如此有信心,便随手在某月相图上指了一点,“这儿。”

  两幅月相图,区别只有最开始的那个点,被关羽用棍子捣出了两个明显的坑,以此来表示月初是在东还是在西。

  李孟羲看了一眼,关羽指的月图,夜初时月在左,也就是月西升东落,为地理课本中讲的上弦月。

  再看关羽指的的那个点,左数第二个。

  李孟羲咬着指头想了下,他先找夜半,夜半为子时,关羽所指那个点,挨着子时。

  再结合月相图为上弦月,李孟羲确定了时辰。

  “是亥时。”李孟羲给出了答案。

  答案是正确的。

  只是关羽看着李孟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这儿。”关羽又指了另一个点,让李孟羲说出是什么时辰。

  李孟羲还是先从中间,从子时起始,然后往关羽指的点去数,看相错了多少个时辰。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寅时。”李孟羲又答对了。

  ……

  “这儿?”

  “丑时。”

  “这儿?”

  “戌时。”

  连连问了数个时辰有关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