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迷茫的前途在李孟羲只言片语的提点之间,变得豁然开朗。

  乡勇们围着篝火,交谈着畅想着前途,情绪越发热烈。

  众乡勇都是觉得,若下次与黄巾一战,等军令一下,不管其他,找准了黄巾军中身穿好甲的人直接冲杀过去,擒杀他一两个黄巾百夫长,还真的能把军功弄到手。

  远的不说,什长狗子不就是捅死了个甲士才当上百夫长的?他狗子真就比别个能打?不见得!

  乡勇们越想越觉得靠谱,他们商议,下次有战事,大家并肩子上,一起捞军功。

  众人皆赞同。

  还算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战阵之上一人之力有限,结阵并进方是上策。

  李孟羲揽着弟弟在一旁安静的笑着听乡勇们畅聊着他们自己的前程。

  若说乡勇们胸无大志,就有点过分了。

  但他们的确无甚冲天之志。

  李孟羲给他们的建议是尽早谋得一官半职,他们最大的目标,还真的只是一官半职,最高不过百夫长而已。

  至于管一千个人,乡勇们都不敢想。

  有句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不管士兵出身多低,只要有大志,有追求,就会有动力和心思去学东西,自然,未来能有所成就。

  而这样的有志成为将军的士兵,所带有的斗志、好学、和上进心,放在一个普通士兵身上,无异于是很好的品格。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有斗志好学上进的士兵,自然,也是很好的士兵。

  *****里升迁无望,晋身无门,士兵们混吃等死,整个军队死气沉沉,自然,没有好兵。

  好在,现在正是建功立业的时机,乡勇之中不少人因军功升任伍长什长之类的军官,上升渠道畅通无阻。

  见众乡勇都是一副农人模样,不像是识文断字的,李孟羲想到识字的重要性。

  别的不说,得能识数,能把人查清的吧。

  于是,“哥几个,你们识得字不?”李孟羲好奇的问到。

  这一问,本来热络的讨论着的乡勇们,一下安静了下来。

  许久之后,像被问到了短处,什长狗子不好意思的挠头,朝李孟羲尴尬的笑了一下。

  狗子随手撅了一根树枝丢到篝火堆里,然后低着头,小声嘀咕,“哪请得起先生,哪识得了字。”

  言语之中,尽是无奈。

  古代读书识字对平民百姓来说,费用是难以担负的。

  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精力去请先生教学字。

  而且,都是古代,但古代和古代还有区别。

  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成熟的唐宋之后,读书识字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后,普通百姓倒是也有一点机会去供养一两个孩子去识点字。

  但,那是唐宋,如今是汉末。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