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五十七章 防御战——战争之神的对决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五十七章防御战——战争之神的对决

  百炮齐鸣!?应该还没那么多。00但是能肯定的是,当阳这一战,红清两军投入的火力之众绝对是中国百年所未见。

  而单以陆战来论,可能清军入关之后都还从未发生过规模如此之大的炮战,更间质量绝高。

  福宁北上的时候,在湖南各线收拢大炮,具是三千斤以上的重炮,而只有千把斤的小炮什么的,却根本没有拿来献丑,总数有五十二门之多。后加上卫国雄、杨延彰所献的十一门俄国炮,当阳城下的清军大炮为六十三门。

  ps:清军的战船小,水师用炮和陆地重炮完全是两码事。能够水陆兼用的大炮都是千斤甚至是之下的小炮,绝不是真正的重炮。而清军中书面上看起来大炮尊位众多,可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以小炮为主。

  梁纲的红巾军,重炮本只有二十门,可是添了安陆上来的一批大炮之后,重炮总数猛然增加到了三十四门,其中十斤弹重炮四门、千斤重炮八门、八百斤重炮十门,六百斤重炮则还是维持原数不变二门。

  最后者是因为这种型号的六百斤炮属于红巾军的正在淘汰品,日后虽然还会有五斤弹重炮编列军中,可是其有效射程绝对不能只有两里地。技术都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爆发的,三年的铸炮生涯,炮组师傅的水平在慢慢的提高,产品的xìng能也在慢慢地改进!

  随着十四门重炮抵达当阳的自然还有一批直射短炮和床弩火箭,而错非是在虎牙关留下了一批,当阳的城防还会更加坚固两分。

  但即便是如此,南城门上的二十二门重炮在于清军的对射之中也依旧不落下风。

  先进的瞄准技术和千百次的炮是他们在炮战中鼎立的最大资本。比如说最近的一次技术革新,是陈广亮无意中从一艘葡萄牙武装商船上得来的技术——正切表尺,一种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在欧洲却还未流行开来的一种瞄准技术革新。

  这种瞄准装置安装在炮尾,上面装有水平仪和一些代表仰角和射程的刻度分划,与安装在炮管中部或是炮口的准星相配合,利用三角学上的正切关系可以很快的确定炮击的仰角以及和其对应的射程。梁纲稍微的进行改进之后都拿到了火枪上使用,反正一切数字都在,又用不着炮手和火枪兵自己去学。而实际上他所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变动是真正的歪打正着,这种瞄准技术与后世的现代步枪上使用的表尺已经非常接近。

  大炮上只要安装上分离式瞄具和正切表尺,这样即使炮手被硝烟遮掩住了射线,也可以依照这装备刻度继续射击。十八世纪末的火药可不是未来的无烟火药,不但是大炮连火枪都一样,开了几轮之后炮手、火枪兵的视线就全被硝烟给遮掩住了,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