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九十八章 禁书案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他心头也在想,被抓住的那些人若不是心怀测意又怎会怎敢擅自藏匿禁书?这些心怀测意之徒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还有什么不对吗?他们有什么可怜惜的?追根到底还不是因为他们心中的不敬不恭,怨得了旁人吗?

  可是乾隆又哪里会知道那些被抓进大牢的人当中有多少是被无辜冤枉或是被陷害的?这样的时候,可都是那些当官的发大财的好机会,他们便是最初开始时没反应过来,之后的时候也会自动的把主意打到辖境内的高门大户身上,只要稍微的一运作,那榨出来的可就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而且还可能有仇人间的趁机徇私报复或是直接赤裸裸的诬陷……

  反正是在旬月之间,全国范围内就刮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先是江苏动手,之后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官府也相继施出了辣手,江南之地立刻动荡不安起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受到江南的影响,加之本省内也确实出现了大量的告密者,而且所告之事在历经‘查实’后也多半属实,安徽、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甚至是连着直隶本省也是有样学样,操起了血淋淋的屠刀。紧跟着江南,北方的士林也开始了人人自危。

  江北江南频繁爆出禁|书案,严重刺激了余下各省,拖在最后的四川、陕西、甘肃、贵州、云南五省也顶不住了,各级官府狠手使出,西北、西南随之陷入了动荡……

  一时间,全国范围内都是一片风声鹤唳,惶惶不安之情在无限蔓延。

  不管是家无余财的贫书生,还是富甲一方的高门大户,无论是谁只要被牵连进去,一经着实那就是严惩不贷。

  就算是真的被冤枉的(重点是有钱人家),不在判定之前花出大把大把的银子去打通门路,那也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还能顺带着‘惠及’全族。要知道禁|书案的事情一旦落实,可就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斩立决的。

  这些日子来,连不少早已烧毁了书籍的人家都没能逃过一劫,多少富家大户的财产被搜刮干净……

  可以确切的说,乾隆朝后期满清腐败的吏治对此案件完全起到了一股催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广大百姓那真就是雪上加霜了。

  因为各地省府县的官员都知道乾隆皇帝对**的态度,所以上至督抚下至县令,是无一人敢轻言手软,只要真正的查实了就一定按律定刑,许多人甚至连刑部都不用报例,就直接拉出去行刑了。

  整个国家,北六省,南七省,外加西南、西北各省全都是一片动荡。只因为这次禁|书案真正被杀被祸及的多是有学识之人,也就是士林之人,这些人日常在地方上都是有些名望,是官府联系地方的最佳人选,可现在却被……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地方督抚还是朝廷重臣,抑或是乾隆老儿都只能硬撑下去。虽然他们都知道几个月来收监处斩的人当中有很多就是被冤枉者,可相比于自身的统治而言,这些人杀之不足惜。而且此事民间议论虽大,真正的根基却也不会因此而动摇,康雍乾三朝下来**实在是太多了,士林百姓也都被操练出了一定承受力,只要事情平息下后,再等个三五年就一切痕迹都了无了。

  不过统治全国的自己却成了别人手中的刀子,还是一把在剜自己血肉的刀子,这让乾隆感到万分恼火,偏偏布局之人又遥遥无踪,就更让乾隆感到抓狂了。

  碎尸万段,挫骨扬灰……相信梁纲此时若站在了乾隆跟前,这老头一定不会去怜惜自己的什么狗屁名声,而去这般做的。更大的可能还是他在被碎尸万段之前,先给来个千刀万剐。

  在满清中央‘无为’而治的纵容下,书案其结果是,举国上下被抄家灭族者多不胜数,流放千里者更是廖若繁星。波及全国上下,累及民户万万千千。

  假如没有西天大乘教,如果没有梁纲,这场特大号**案最多也不过是满清朝廷的一点小小阵痛,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是这世间就是有梁纲有宋之清这样的图谋大业者!

  活该他们倒霉!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