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民主从我做起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民主从我做起

  戴若彤的父亲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金融家和企业家,将兴国私人银行创建成为国内最好的私人银行,名声远在欧美海外,其发家致富的手段不仅是独到的投资眼光和社会关系人脉。

  戴成祥的银行能做到今天的地步,其的经验和学问确实值得学习。

  戴成祥能够以个人名义创办私人银行,自主公司行政大权,袁兆龙也可以用湖北军政府的名义开办一家国企银行。

  二者的区别则是戴成祥创业之处,有着在海外多年积累下的原始启动资金,短时间内足以维持一个小型的私人银行亏损多次,直到盈利。

  而袁兆龙不同了,不仅手头里没钱,而且账面还有一大笔要还十多年的债务,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撑起银行的任何一次投资失败。

  真正的复兴,钱只是一个方面,湖北的问题有很多,不只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为何一年多以来,湖北走的步履蹒跚,异常艰难,根本原因是因为湖北军政府依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信任。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那么汇集很多人共同的力量会怎样?

  众人拾柴火焰高,既然是民主时代,走向民主要从湖北率先做起。

  袁兆龙有了一个宏大的改革计划,袁兆龙思考了很久很久,从长远角度而言,湖北军政府以后不可能一直坚持军人执政,军官做主的时代,先军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长期以来,湖北军政府除了基层工作的人员之外,真正意义的高层干部也是袁兆龙、黎元洪、郑少成三人而已,外加赵永亮和陈林两个统兵长官。

  人太少,不可能将整个湖北所有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漏洞太大,汉阳枪炮厂厂长郭永超贪腐岸是一个典型。

  湖北军政府想要成为湖北民主政府必须要将军人执政的理念去掉,从湖北各界笼络人才,将有声望、有威信的社会名流吸收进来,组成真正意义的湖北政府!

  “为将湖北建设成真正民主之政府,兆龙诚挚邀请诸君共赴武昌,加入议会,共商民生国事,共建民主政府。”

  袁兆龙向湖北名流们发出了邀请函,希望湖北有才有德的能人们都能来武昌,为湖北的建设出一把子力气和智慧。

  像是在各反清党派里一样,宋先生和孙先生名声摆在那里,他们的面子没人敢不给。在湖北,袁兆龙的面子也没人敢不给,接到了他的邀请,哪怕是不情愿,也要乖乖的去武昌。

  因为袁兆龙不仅是湖北总督,他手里还有枪……

  三天的时间里,在湖北有头有脸的名流们纷纷抵达了武昌,被袁兆龙派来的人安排到了事先准备好的会所里。

  郑少成在门口迎接着一个个的大咖们,热情微笑着和他们一个个的打着招呼,欢迎他们来到。来的人不一定他全都认识,但是来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