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五章 刻骨铭心(二)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仗打成了这样,让我怎么跟关外的父老乡亲们交代,窝囊不窝囊,丢不丢人!老子的这张老脸都已经丢到了西伯利亚了!”

  “大帅,咱们撤军吧。”

  有军官犹豫了半天,说出了心里话,虽然明知道这么说话,极有可能会被张作霖惩罚,但还是说出了口,果不其然,回敬给他的是张作霖甩过来的大嘴巴!

  “撤?才经受了如此一点挫折,便妄言撤兵?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众军官们沉默不语,汤玉麟胸前吊着受伤的左臂,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闭着眼睛不说话,白纱布缠了一圈又一圈,虽然被少帅的部队将他从包围圈里解救了出来,汤玉麟也付出了一只胳膊受伤的代价。

  窝囊,除了窝囊二字之外,找不出其他字眼来解释这场战役。

  纵横关外二十余年,却不料出关第一战便是一场惨败,不是窝囊是什么?

  “老疙瘩,我有句话,不值当讲不当讲。”汤玉麟说话道。

  “什么话?”汤玉麟说道:“攻不成攻,守不成守,部队里还出了叛逆,眼瞅着咱们奉军大势已去,就算是诸葛亮再世,恐怕也难以力挽狂澜,与其是这么硬磕死撑,倒不如咱们撤了得了,毕竟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

  在不怕没柴烧,先忍他个三两年,再杀回来就是了!”

  包羞忍耻是男儿,卷土重来未可知。

  懂进退,方为上上之策。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直奉之战的转折点在于十六师的反水,瞬间致使西线的崩溃,导致了全盘的崩盘。部下们说撤兵,张作霖可以一个耳光给他们抽回去,但是说话的这人可是他的结义兄长,虽说二人不睦,却也绝非生死之对头,从道义上来讲,贸然的动手显然不合适,况且汤玉麟也是个刚硬的汉子,即

  便张作霖是奉军大帅,一样敢迎头怼过去。

  “不能撤!”张作霖依然是固执己见。

  “咱们虽说是吃了点小亏,西线崩了,重新组合起来就是了,至少东线一路顺风顺水,不是吗?不需要诸葛亮,老子一样可以力挽狂澜!”

  毕竟是12万大军,没那么容易就被吴佩孚给打垮,奉军不全都是吃干饭的主儿。几十年的厉兵秣马,张作霖不想就此放弃,绝不可能!

  决不允许前功尽弃!

  即便现在是吴佩孚占足了上风,但却不是张作霖就此退缩的理由。

  张作霖意识到,这一战,是他戎马生涯中最艰辛也是最危险的一战……

  “子玉啊,仗都已经打到这份上了,他张作霖这老鬼吗,却始终没有肯坐下来谈谈的念头,你说,咱们要不要主动地派人去跟他接触一下呢?”吴佩孚指挥得当,直军将士们奋勇杀敌,一步步的将不可能转化为胜券在握。即便是优势在手,曹锟的心中仍然是生出了保平争胜的念头,正如说的这般,仗都已经打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