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 着迷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着迷

  公元1616年,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骁勇,建立金国,所向无敌的八旗骑兵很快打下了辽东半岛,隔着长城与大明相望,虎视原,是为清太祖。

  1636年,太宗皇太极改国号大清,1644年,清世祖顺治皇帝入关,清朝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统治正式开始。

  1662年,圣祖康熙即位,拉开三代百年盛世帷幕,1840年,道光帝期间,英鸦片战争打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861年,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一边镇压着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起义,一边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洋务自强运动,加速迈入近代化的脚步。

  1895年,日甲午海战失败,正式宣示洋务运动失败。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带动了全国性的起义运动,封建帝国统治者们走到了最后的十字路口。

  苟延残喘,持续了二百六十七年的大清帝国也走到了最后关头。

  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在三个人身——孙先生,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袁兆龙,湖北军政府的指挥者,全国性革命的催化剂。袁世凯,北洋军的总头目,大清帝国的守护者,亦有可能是大清帝国的终结者。

  尤其是袁世凯,西方世界已开始将其看做是这个古老帝国下一个话语者,英国泰晤士报称这个叫袁世凯的胖老头儿,他的麾下有大清最高级的将领以及数十万忠心于他,远东最精锐强悍的北洋军,在国,一个具备如此权威的人叫曹操,改朝换代在他的眼,只是一句话的问题,这个国家未来的话语权掌握在他的手,和他搞好合作关系,涉及到英国在全世界的利益。

  “若彤,又在看报纸。”

  泰晤士河的一条小型游轮,一名身着燕尾服的金发卷毛的英国青年坐在椅子,脸带着和熙的微笑,看着一个华裔女孩。

  叫若彤的女孩儿合手的报纸,报纸刊登着三个人的照片,袁兆龙、袁世凯、孙先生。

  戴若彤是大清著名经济学家戴成祥的爱女,戴成祥是清政府派遣的第一批留洋海外学生,回国后创办了第一家私人银行,富甲一方,深受西方教育影响,感叹封建传统观念的差距太大,将爱女也送到了英国留学,接触学习先进的西式教育。

  戴若彤有着秀气婉约的江南女子气息,精致可人的面容和含苞待放的身材,亲和温柔的气质令周围人着迷,经济学家的千金大小姐身边从不缺乏各式各样的追求者。

  虽然孤身一人远居海外,但也时刻的通过报纸等渠道关注着国内信息,为祖国担忧。眼前的这份报纸用大幅度的篇幅详细的介绍三个华人,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戴若彤很快注意到了袁兆龙,也不知道英国媒体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居然找到了一张袁兆龙的军装正照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