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八章 烧包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章烧包

  “真的这么信任他吗?原因是什么?仅凭他得罪了袁世凯这一点吗?”

  宋女士不理解孙先生为何会单单如此看重袁兆龙,孙先生的门生遍布天下,论能力,论本事,在袁兆龙至的也不少,最理解孙先生的宋女士这一次看不懂他的想法了。

  是说实在的,她对袁兆龙真的不熟,仅仅只是在南京之时见过一次面,联络方式基本通过书信和电报,等同于一个较熟悉的陌生人。

  孙先生想了想,说道:“直觉。”

  “直觉?”

  “看到他的时候,忽然间有一种感觉,说不清楚的感觉,这种感觉告诉我,袁兆龙与其他人不同,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同于普通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他对这个世界看的更清楚,或许将来这个国家命运的走向会决定在这个年轻人的手里。”

  孙先生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前提是袁兆龙有足够的机会能够成长到那一天。

  说实话,孙先生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期待着这个乱世能够终结在他的手。

  孙先生念叨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

  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蔡锷、袁兆龙,青年英雄,国家的未来还是属于他们这群年轻人的,呵呵。”

  孙先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革命先驱,充其量是一个引路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条路。将无数思想开化的青年引这一条路,至于怎么走,那要看各自对革命二字的理解和造化了。

  革命,为什么要革命,革谁的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革命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至少目前而言,袁兆龙是最像他的一个,也是革命理念最为接近的一个,孙先生看好袁兆龙的未来……

  在四川,省会成都街头,踩着棉鞋的两排士兵分列两边,将老百姓隔开,让出一条通道。

  走在最前面一士兵一手提着锣,一手拿着锤,锤头敲击在锣面,发出当啷的脆响声,士兵咧着嗓子大嚎道:“陆军将段芝贵任四川都督!闲杂人等,统统退让!”

  随后又走过来一队士兵,在最前面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的那位将军便是段芝贵。人群有一老者从两个士兵之间探出头来瞅了瞅这位马将军,又回头操着一口浓郁的四川话问道:“马这锅砍脑壳壳的瓜娃子似哪锅?”(骑着马的这个傻子是谁?)

  人群有人回答他。“老汉,你刚才没听见吗,这是从外地调过来的将军,以后是咱们的父母官了。”

  “外地来的?来耍儿的吗?又是一锅白费鸡母的主儿!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