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章 人才难求_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人才难求

  “要我说这政策真的不科学!它放到其他地方还行但放在我们县真的水土不服”

  许久,

  坐在门口的男子十分无语的扔下了手中的文件。

  “水土不服也没办法!这次的指标是硬性要求!”

  瞧见男子这般,

  另一个中年男子苦笑了一下,开始敲打起了键盘。

  “真不是我们不想整而是真的哎,小李,你愁什么?我记得冰湖村的村支书就是医学博士,挂这个还不简单?”

  门口的男子本想再吐槽两句,结果看到李梅也是一脸愁容顿时有些好奇。

  就在半个小时前,阿塞县的各个街道办都接到了一份来自酒格市的红头文件。

  文件上说为了配合“惠民行动”,需要在每个自然村配备一个村卫生室和一名专职村医。

  这还不算,村医必须得是中转以上医疗卫生专业的毕业生,还要签订自愿履职承诺书,保证每天至少有八小时都待在村子里。

  当然,

  文件上也考虑到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困难,给予每个村卫生室三万元的建室补贴。

  在三个月后进行工作检查!

  但在南街办的这些工作人员看来这根本就不是补贴的问题而是到哪里去找符合条件专职村医的问题,

  文件里说的挺好,会给村医每个月相应的工资!

  但谁都不傻,

  村医又不是正式编制,真的没有为了这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就耗在那种偏僻的村子里。

  所有有人就得出结论,除非是本地村民符合这个条件否则根本完不成这样的任务,这才引起议论。

  “我?”

  突然被问,李梅更是露出苦笑,

  “张哥,文件上还有一条.村医不得兼任村委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徐支书几乎把这一条所有条件都占完了,根本就做不了村医。”

  “哦,也是哈!”

  男子恍然大悟。

  过了片刻,

  他再看向李梅,眼中多了一丝同情。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弄?冰湖村好像才三个村民。”

  这次的任务是硬性指标,有领导在开会宣讲政策的时候还特意提了一句,“即便是三两个人的村子也得搞!”

  所以,

  冰湖村这次注定逃不过,甚至还会被当做重点关注对象。

  “谁知道你们其实还好!有三万元的补贴经费,不管专职村医能不能招到最起码村卫生能搞起来,再看我这边.我只能明天再打电话和徐支书沟通一下看怎么办!”

  李梅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徐行住的那间平顶小屋。

  三层古建小楼是人家为露营地准备的,根本不可能再拿来做村卫生室,

  也就是说三万块要新建一个卫生室再加一些基础药物,

  这怎么可能?

  “唉!我也得先给我村的村支书打个电话,问问村子里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真的希望有那么一两个找不到工作的中专医学类毕业生!”

  听到李梅这么说办公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